七夕回访续温情 司法微光护“家圆”

2025-09-01 15:53
来源: 大悟县人民法院
作者: 张晏    浏览: 87

大悟法院的调解室里,曾弥漫着婚姻破裂的冰冷气息。直到法官轻轻叩开回忆的闸门,夫妻二人在细碎往事中重拾相识时的心动、相恋时的热忱,紧绷的眉头渐渐舒展。

  近日,大悟法院城关法庭以“甜蜜爱情回忆法”唤醒初心,用“亲情融化法”消融隔阂,成功为一起离婚纠纷画上圆满句号——濒临破碎的家庭重归和睦,七夕的浪漫氛围里,夫妻相携、老少相依,久违的团圆暖意漫溢在这个小家里。

 这场婚姻危机的导火索,是妻子对与前夫所生子女的抚养义务。原告丈夫对此满心芥蒂,不满情绪像积雨云般越积越厚,日常争执渐成常态,曾经的温情被对立取代,最终只能诉诸法院,请求解除婚姻关系。

承办法官阅卷、谈话,一点点摸清矛盾脉络,得知夫妻俩并非没有感情基础,那些年共同打拼的默契、彼此扶持的温暖仍在,矛盾的核心不过是对“子女照顾”的认知分歧,并非无解的死结。

法官没有选择冰冷的庭审对抗,而是用“软办法”敲开双方心门:

 “甜蜜爱情回忆法”:从“第一次约会的地点”聊到“生病时对方的照顾”,从“共同规划的小家”忆起“克服困难的坚持”,细碎的温暖片段如暖阳般驱散情绪阴霾,让夫妻二人重新看见彼此眼中的在意,信任的种子悄然重生。

 “亲情融化法”:法官拿出孩子的画作、成长照片,轻声问:“你们希望孩子在争吵中长大,还是在关爱里成长?”从孩子的视角切入,阐明“责任不分血缘”的道理,对立的棱角在对孩子的疼爱中慢慢软化。

调解中,法官既明确妻子对前一段婚姻子女的法定抚养义务,也温柔点醒丈夫:“家庭不是算账的地方,是用包容和付出撑起的港湾。”一次次推心置腹的沟通后,丈夫眼中的抵触渐渐消散,开始理解妻子的不易。

至此,一场婚姻家庭纠纷得以圆满化解。

七夕佳节,烈日当空,如同世间最炽热的誓言。大悟法院联合县妇联、律师组成的“温情回访队”,带着节日的祝福走进这个家庭。法官依旧以“情法相融”为钥,为不同家庭成员解开心中的结:

 对公婆,法官笑着说:“儿媳一边照顾咱们家,一边惦记着孩子,这份责任心难得。咱们当老人的少操心小两口的事,他们才能更安心过日子。”既点明法律规定,也肯定儿媳的付出,让老人放下了“外人”的偏见。

 对丈夫,法官拍了拍他的肩膀:“两个孩子都是需要爱的宝贝,多体谅妻子的辛苦,日子才能越过越红火。”一句“格局再大些”,让他彻底放下了心结。

对妻子,法官递上一杯热茶:“你为这个家的付出,大家都看在眼里,继续用爱维系,日子会越来越好。”

回访接近尾声时,这个曾剑拔弩张的家庭,处处是温情。公婆拉着法官的手,红着眼眶说:“以前是我们老糊涂了,总想着自家,忽略了孩子的感受,谢谢你们点醒我们!”丈夫挠了挠头,诚恳地说:“是我太小气了,以后我一定好好疼老婆、爱孩子,做个合格的丈夫和爸爸。”妻子擦着眼角的泪,却笑着说:“我以为这个家真的要散了,是你们把它拉了回来。这次回访,让我彻底放心了,我的孩子也能在这里感受到温暖了。”

一声声感谢,一句句承诺,融化了所有隔阂,也让司法的温度在这个七夕格外动人。

“法律有尺度,法官有温度。”这起案件里,法官没有机械办案,而是像“家庭医生”般,找准矛盾的“病灶”,用情理法的“良药”修复亲情。从调解室里的耐心引导,到七夕节的上门回访,每一步都透着对“小家团圆”的守护,最终实现了“案结事了家和”的美好结局。

七夕是爱的节日,也是团圆的象征。大悟法院用这场充满温情的回访,不仅挽救了一个家庭,更传递出司法的善意——守护家庭完整、呵护未成年人成长、倡导包容与理解,让每一个平凡的小家,都能在法治的微光下,拥有长久的温暖与团圆。

愿世间所有小家,都能被温柔以待;愿天下有情人,都能相守不离;更愿每一个孩子,都能在爱的怀抱里,向阳生长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