从“红色预警”到“蓝色安心”
——大悟法院双向评估巧解企业经营困局

2025-08-22 15:03
来源: 大悟县人民法院
作者: 谭红艳    浏览: 43

 当涉企案件因保全遇困,司法公正与企业发展如何兼顾?大悟法院民二庭在审理某建筑设备租赁合同纠纷案件时,以双向分级评估为抓手,解决了“保权益”与“护经营”的难题,实现了一案双赢。

企业自评:财产保全触发红色预警

原告某建材公司诉被告某建设工程公司、李某建筑设备租赁合同纠纷一案,本院立案受理后,原告某建材公司申请财产保全并提供担保。法官综合审查评估,依法裁定对被告某建设工程公司、李某的财产在77万余元限额内进行保全。

保全裁定移送执行局后,被告公司紧急致电:“账户冻结致资金链断裂,公司难以为继!” 原来被告公司经营本就困难,账户冻结让资金无法周转,生产停滞。填写《涉企经济影响评估表》时,企业负责人勾选 “红色等级”,恳请案件办理中综合考量财产保全对生产经营的冲击,尽快解除保全措施。这抹 “红”,既是企业经营担忧,也成了法官亟待化解的难题。

“保全既要守好权益底线,更要给企业留生机。”为使司法措施对企业经营影响最小化,法官未简单处置,而是一边释明法律,不得随意解除保全,一边告知若达成和解,原告同意即可解冻。”

调解破局:算清“两本账”促成共赢

“违约金、律师费必须全付!”“实在拿不出这么多!”“未还租赁材料咋算?” 在庭前调解中,原、被告围绕租金、材料返还等争执不下。原告坚持按合同索赔,被告强调经营困境无力承担。

面对僵局,法官算好 “两本账” 促和解:对原告讲 “效率账”,早回款比僵持划算;对被告 “算生存账”,尽快解冻才能恢复经营。从违约金计算到租赁材料折抵,法官逐项拆解争议、释明权利,用 “家常话” 疏导情绪。

“原告早拿欠款,被告早复经营,才是双赢。僵持两败俱伤,和解共渡难关。” 法官的话点醒双方,最终达成一致:未还租赁材料折算现金,被告付61万元,原告自愿承担保全费、诉讼费并同意解除保全。拿到民事调解书与解除保全裁定书后,被告公司代理人长舒一口气。

法院终评:蓝色评估映初心

   “调解促成和解,原告同意解冻被告账户,既利于保障企业正常经营,又降低财产保全等诉讼活动对企业经营的不良影响。”解除保全裁定移送执行后,法官在《涉企案件经济影响评估表》中填写“蓝色”等级。     

“红色预警”到“蓝色安心”,变的是评估等级,更是司法措施对企业经营的影响轨迹,见证了司法护企决心。这场调解,保护原告合法权益,解被告燃眉之急,以“最小干预、最大保障”司法实践,为优化营商环境添彩。     

司法有力度更有温度。大悟法院以涉企案件为营商环境“试金石”,借双向分级评估精准施策,用调解化解纷争,让司法刚柔并济,护航企业行稳致远。